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8月31日接受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采访时说, 有好几个欧洲国家已经确定了俄乌冲突后的安全方案 ,这是她第一次公开这么说。 这个方案大概是说,法国和英国会牵头组织一支几万人的队伍, 等冲突结束就进驻乌克兰, 主要负责边境巡逻、军事训练,还有保护重要的基础设施之类的。
冯德莱恩还特别提到,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通过白宫正式承诺 ,美国会在指挥控制系统、情报监视网络和战略空运方面提供各种支持。 其实,美欧这个派兵计划不是凭空出现的。 这事最早能追溯到8月18日 ,当时特朗普在白宫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、法国总统马克龙他们开了个会。
那时候,欧洲领导人就觉得, 必须得有常态化的军事存在 ,才能避免俄罗斯再次“下手”。而美国也想借这个机会减轻自己的负担。 过了两周,法英带头的“志愿联盟”国防部长开了个会,最后搞出了一个相对“可行”的方案。主要内容是在利沃夫建一个联合指挥中心,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提供技术支持。 计划里还提到, 要在敖德萨港口部署快速反应部队 ,还在第聂伯河沿岸搞一个纵深防御体系。
不过, 这个计划一开始就问题多多 。欧盟内部就有明显的分歧。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8月30日直接说,往乌克兰派兵简直是“打开潘多拉魔盒”,搞不好会把欧洲拖进战争。 德国总理默茨虽然没明确反对, 但也要求军队人数不能超过1.5万人 ,并且强调“不能到前线打仗”。
更麻烦的是, 乌克兰的基础设施都快瘫痪70%了 ,几万人的后勤补给肯定得靠波兰这些邻国,这样一来,中欧铁路运输的压力肯定会更大。 欧盟刚公布这个计划,第二天, 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去了中国天津 ,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。
9月1日上午的全体会议上, 普京在谈到俄乌局势时,态度非常强硬 。“任何外部军事力量出现在乌克兰智慧优配,都会被看作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。” 他还特别指出,欧盟说的“安全部队”, 其实就是北约东扩的翻版 ,“只是换了个名头,本质上还是个军事同盟。” 普京这么说,也是有原因的。从2022年冲突开始,俄罗斯一直把北约东扩看作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。
与此同时,战场上也没闲着。8月31日, 俄军对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的乌军进行了一轮打击 。 俄军用“柳叶刀-3M”巡飞弹炸了8门M777榴弹炮,还用“克拉苏哈-4”电子战系统让乌军的“星链”通信网络瘫痪了。 俄军总参谋长说, 俄军几乎在整个1000公里的俄乌前线上发动“不停的进攻” ,并且掌握了“主动权”。
有了军事上的主动权,莫斯科在谈判桌上就更有底气了。 在天津峰会期间, 普京跟印度总理莫迪见了面 。《今日印度》报道说,莫迪在会谈中转达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和平建议。 普京明确表示, 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建立在“北约停止东扩”的前提下 。之后,两个人同坐一辆车去峰会会场,在路上聊了足足一个小时。
他们聊了能源合作、军事技术转让和阿富汗局势等等。 莫迪对普京说:“ 我们的密切合作对世界和平、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 。” 普京回应说:“ 见到您后我感到非常高兴。这次会晤将极大地促进印俄关系的发展 。” 美国和欧洲在俄乌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, 中国正通过两场国际盛会来展现自己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。
8月31日开幕的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, 来了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。中国明确呼吁俄乌冲突各方遵守“战场不扩大、战事不升级、各方不火上浇油”这三个原则。 中国发布的 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》 文件,系统地阐述了尊重主权、抛弃冷战思维、保障粮食安全等12项主张。
其中, “ 反对任何未经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” 这句话,直接针对美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。 在天津峰会期间,中俄双方领导人单独聊了3个小时。除了签署了能源合作协议,还深入交流了国际安全问题。 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普京来中国之前, 中俄海军完成了第一次在亚太地区的潜艇联合巡逻 。
两国军舰通过对马海峡时,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。俄舰浮出水面,展示自己的存在,而中国潜艇则一直保持潜航状态。 这种“一明一暗”的策略,显示了中俄战略合作的深度。过去两年,中国没向俄乌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,反而向乌克兰送了好几批人道主义物资。 中国还派了专家团队去帮助乌克兰重建 ,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。
欧洲领导人表面上附和特朗普, 实际上却想破坏俄乌和谈的进展 。白宫官员8月30日就表示,欧洲方面提出了不合理的期望,明显阻碍了和谈。 这种“两面派”的做法,反映了美欧在俄乌问题上的策略分歧。 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“极限施压”来让普京改变立场。
7月13日, 白宫发布了对俄罗斯的《超限制裁总统令》 ,主要内容是要求俄罗斯在50天内达成“全面、可核查的停战协议”,否则美国将对所有俄罗斯产品征收100%的惩罚性关税。 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。美国和印度都从冲突中得到了一些好处。 美国通过能源和资本运作赚了不少钱。 俄罗斯“北溪”管道停运后 ,欧洲只能依赖美国的液化天然气。
2024年, 美国对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额超过了几百亿美元 ,带动了本土能源产业的发展,还增加了好几万个就业岗位。 印度则通过购买打折的俄罗斯石油赚取利润。俄罗斯石油降价后,印度大量购入,然后在炼油厂加工后卖给欧洲和美国,从中赚取差价。 2025年, 俄罗斯石油占印度进口量的36% ,短短半年就给印度带来了几百亿美元的利润。
天津峰会期间, 中俄印三国领导人的互动备受关注。 莫迪和普京热情拥抱,然后手拉手进入会场。 中俄印三国领导人站在一起,开心地聊了很久。这一幕被世界各地的媒体报道,传递出了重要的外交信号。 白宫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曾经说过,“ 印度只不过是克里姆林宫的洗衣店 ”。他还指责,“ 有人以牺牲印度人民的利益为代价牟取暴利 ”。
这种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,当然更让印度人不高兴。仅仅因为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, 美国就要对印度商品加征50%的关税。 莫迪气得四次没接特朗普的电话。愤怒的印度人还烧了很多特朗普的纸人来表达不满。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着一种平衡的立场 。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有大规模的能源合作,每年总价值超过千亿美元,占据了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的很大一部分。
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市场机制和能源需求 。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每一桶石油都用于民用领域,用来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转。 这跟直接向战场运输武器的军事援助完全是两码事。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一份正式外交照会中声明,中国购买的俄罗斯能源,没有一件是用来打仗的。 所以, 中国企业和俄罗斯企业在能源领域持续进行的合法交易 “有充分的国际法理和商业合理性”。
欧洲好几万军队要开进乌克兰了,特朗普还在后面撑腰,普京在天津也把底线说清楚了。 中国为了和平解决乌克兰的事,已经尽力了。 参考资料: 1.《数万大军入乌计划?冯德莱恩:特朗普承诺“做后盾”》2025-09-0113:23|来源:观察者网 2.《普京发表最新讲话,评价访华成果》2025-09-0323:14|来源:环球时报 3.《普京:如果泽连斯基愿意会面,那就来莫斯科》2025-09-0322:27|来源:中国新闻网 4.《特朗普考虑暂缓调停俄乌冲突,白宫官员:欧洲在暗中搞破坏,劝乌“再等等更好条件”》2025-09-0118:59|来源:红星新闻
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